首頁專案文章關於我

數位人才探索計畫

參加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期間留下的紀錄

活動紀錄

新增日期:2023/04/17 13:11 (UTC+8)

更新日期:2025/09/07 23:34 (UTC+8)

數位人才探索計畫 文章主視覺

報名計畫

Home -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

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 流程圖

學習路徑表

親愛的學員 :

感謝你報名 2023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,並選擇參與「Google Analytics 4 學程」。

計畫小組特別準備了這份學習路徑表,列出從報名至獲取計畫結業證書的完整步驟。

邀請大家使用這份表來檢視、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,希望對你有幫助!

(請勿要求使用權限,請使用副本供自己使用喔!)

步驟完成期限步驟名稱備註
報名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恭喜收到這封信的你已經完成此步驟囉!
3、4 月前往好學堂考取以下證照計畫小組亦提供講師指導課程,
a. Google Analytics (分析) 認證協助學員考取認證;可自由選修。
4、5 月提交上述認證
4、5 月收取計畫團隊寄送之認證確認信
4、5 月收取計畫團隊寄送總整課程提醒信
5/12 15:00 - 16:30前往參與總整課程學員僅需完成一堂課即可,
5/19 10:30 - 12:00通過後計畫小組就不會寄送後續課程提醒
5/25 15:00 - 16:30請務必於 5/22 23:59 前
提交基礎認證報名總整課程
5 月參與課後考試總整課程課後會提供考試連結,
指定時間內可重複測驗直至通過;
若於時限內未通過,
計畫小組會通知下次總整課程時間,
讓大家可再次嘗試
5、6 月通過考試獲得計畫結業證書 !
6、7 月參與職涯增能課程(獲得結業證書學員之福利,可自由參加)
6/17參與 6/17 數位人才媒合日(獲得結業證書學員之福利,可自由參加
活動細節後續會透過信件分享)

基礎認證

完成 GA4 學程

Google Analytics (分析) 4 - Google 好學堂

選修講師指導課程

完成基礎認證(總分 45/50)

Google Analytics (分析) 認證

Google Analytics (分析) 認證 證書

總整課程

報名總整課程

完成總整課程

填寫回饋問卷

課後測驗

完成課後測驗(總分 38/40)

課後測驗 自由作答部分

本區有 3 題申論題,可自由選擇是否作答。若你選擇作答,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你的實力,也讓你更有機會被推薦給優質企業。若選擇不作答,可直接送出測驗題組答案。

溫馨提醒:建議可先開啟其他文字處理軟體編輯每題答案後再貼入答案框中。

1. 當你發現使用者進站後,註冊成為會員的人數很少,你會用哪些報表觀察或優化會員註冊數?

如果是要觀察會員註冊數,
要先到管理 > 資源 > 事件 > 建立 sign_up 事件,也可將此 sign_up 事件設為轉換,
再到報表 > 業務目標 > 檢視使用者行為 > 事件或轉換 > 檢視 sign_up 事件報表。
如果是要優化會員註冊數,
則可以前往探索 > 漏斗探索,觀察使用者在註冊流程中是否有遇到困難,
例如哪個步驟的放棄率特別高,再回報給設計或開發團隊,
以改善網站或應用程式的註冊功能。

2. 請提出如何用行銷漏斗(Marketing Funnel)說服主管除了只看營收報表外,也要注重進站流量品質?

網站與應用程式的訪客人數增加之後,會購買商品的人數與營業額也會提升,
因此營收報表與進站流量都值得關注。
雖然不知道進站流量的品質是否有好壞之分,不過我有兩個想法,
第一是認為能夠招攬訪客的管道就是好管道,
第二是可以透過 GA4 等工具觀察流量與營收的關係。
例如新增購買事件,"至少購買一次"、"購買金額大於指定數字"等等,
也可設為轉換,再到事件或轉換報表中新增比較項目,維度選擇工作階段來源,
就能觀察各種來源的使用者的購買情況,例如哪一個來源/媒介的使用者,
曾購買商品的人數比例,或是購買高價位商品的人數比例,與其他來源/媒介相比較多。
日後可以針對這些來源/媒介的使用者,特別準備行銷推廣企劃,
應可產生更佳的轉換與營收成果。

3. (選填)歡迎附上你的影音履歷連結,讓 Google 團隊更加認識你,就有機會優先推薦至 Google 認證合作企業夥伴喔!請上傳至你的 YouTube 頻道,連結可設定為不公開。

雖然我沒有影音履歷,不過我有個人網站,而且有使用 Google Analytics 4 以觀察訪客的瀏覽紀錄

結業證書

Google 數位人才結業證書

職涯增能方案

參加職涯增能課程

履歷課程:數位人才中英文履歷優化工作坊

面試課程:如何準備數位職位面試

筆記:履歷架構

個人資料

  • 姓名 (中文、英文)
  • 電話 & 信箱
  • 連結或作品集,例如 LinkedIn、FB or IG 自己經營的自媒體、GitHub 切記排除會有資安疑慮的、Behance

重點整理

讓人資一眼看出你的亮點。如果一個履歷只有幾秒時間就被定生死,把自己的重點列出來,更能快速掌握你適合與否。簡潔扼要點出個人亮點。

  • 年資在 XX 領域,轉業領域概述
  • 工作經驗、年資、產業背景
  • 與應徵職位有關的工作技能
  • 工作成就與特殊經歷
  • 對特定產業的熱忱
  • 求職目標或職涯目標
  • 個性與人格特質:團隊合作、學習力 ...

可以參考職缺描述抓取關鍵字,也可以連結自己個性與公司文化。

經歷

按照時間順序先後列出工作經驗,可包含正職、實習、打工經驗等等。切記正確寫出公司名稱,若為派駐單位一定要寫清楚,職稱轉換與時間點也要正確。

依照時間由近到遠排序列點說明,挑選與應徵職缺最相關的經歷撰寫,大部分公司會想知道你每一份工作經歷,所以若不是太多份都可以寫上。新鮮人可以用學校的社團經驗(幹部或社員)或實習經歷呈現。

公司名稱:要用完整名稱(若為派駐單位要標示清楚),可以寫出中文 / 英文名,或是在公司名稱下方備註一條關於公司的介紹。

職稱:可以同時涵蓋中英文名稱,很多公司會有專門的職稱,寫清楚可以避免人資看不懂。

工作期間:須完整標示年份與月份,穩定度問題可能會被放大檢視,真的必要時也可以寫上離職原因。

工作內容及成果:

  • 責任:工作內容、負責專案、團隊中扮演角色、使用技能
  • 成就:達成績效、獲獎紀錄
  • STAR 原則:Situation 情境、Task 任務、Action 行動、Result 結果
  • CAR 原則:Challenge 挑戰、Action 行動、Result 結果

教育

學校名稱 / 科系 / 畢業年份 / 輔修 / 雙主修 / 學程

相關課程:與應徵職位相關的,或是有特殊技能學習的課程。

活動經歷:列點描述,不用特別拉出來寫,除非有特別多領導經驗,特殊成就。

技能與其它

根據個人經驗添加志工經驗,競賽資格,side project,技能等等。

注意錯別字、排版、字體、格式。

筆記:求職信架構

主旨:應徵_職位_我的名字

基本資料:我的名字、聯絡資訊(電話號碼、電子信箱)

收信人:人資或主管

簡單自我介紹:可以用履歷重點延伸,描述我的相關技能與應徵的優勢,強調我的動機

結語:問候敬語、我的名字

報名活動

上傳個人履歷

報名數位人才媒合日

公布一對一面試媒合結果

閱讀行前通知文件

閱讀活動說明簡報

數位人才媒合日 活動紀錄

日期:2023 年 6 月 17 日 (六 補班日)

時間:10:00 ~ 18:20

地點: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正紀念館

09:45 簽到

拿到數位人才的名牌,找位子坐下。

館內有播放音樂。座位區的正前方就是所有企業的攤位。

活動會場

10:00 開幕典禮

沒想到現場會有三角架攝影機。

聆聽多位長官致詞。Google 台灣總經理說這個計畫有 12000 人報名,後來聽到某位長官說今天到場的數位人才有 300 位。這讓我對整個計畫的人數轉換率 (或者叫做漏斗?) 產生興趣。

10:15 自由交流

領取集點卡、參觀攤位、詢問職缺、貼貼紙。

雖然現場幾乎只有行銷、廣告、企劃相關的職缺,不過有些公司其實有前端的職缺,只是沒有加入媒合日的職缺列表,要檢查 104 人力銀行的職缺列表才知道。

我原本對圖靈數位的前端工程師職缺最有興趣,去攤位問過才知道,這個職缺的工作內容是幫客戶的網站加入追蹤碼,不是製作網站。變得沒那麼想去應徵了。

發現不同身分的名牌吊繩顏色不同,數位人才是藍色、企業是白色、工作人員是黃色。

得到鈊象電子贈送的明星三缺一口罩和皮革鑰匙包。

得到泰博科技贈送的快篩套組。

注意到主辦單位在過程中持續尋找數位人才去參加訪問錄影。

在 11:58 送出 Spark Scout 企業尋星的積分,也就是團體面試的志願序。

12:00 吃午餐

在中正紀念館一樓的 7-11 買到的松露烤雞義大利麵 99 元。

13:00 企業面試(一對一)

因為我的順序是備取 14,職缺是圖靈數位的前端工程師,早上知道這個職缺的工作內容,對它的興趣減少了,決定先在中正紀念館中休息、做筆記。

收集剩下的貼紙,直到只剩下三個目前沒人的攤位為止,到簽到處領取計畫限定電腦貼紙包。

電腦貼紙包

工作人員幫我拍下我拿著集點卡的照片當作紀念。

完成集點

14:00 團體面試(一對三)

公布團體面試媒合結果:很遺憾,本次並未媒合成功。

14:30 瀏覽職缺

登入 104 人力銀行,瀏覽最近收到的面試邀請。

15:00 回饋問卷

填寫回饋問卷。最後一個問題是"對於今年首度舉辦的【數位人才媒合日】有何建議或指教?",我的回答是:

想請問主辦單位日後是否可以公布以下資料

  1. 報名計畫人數
  2. 考取認證人數
  3. 通過總整課程測驗人數
  4. 報名媒合日人數
  5. 媒合日當天報到人數
  6. 透過媒合日得到職缺的人數

希望可以公布在計畫官方網站
或是透過電子郵件寄給參加者
感謝!

把結果畫面拿去簽到處,得到計畫限定胸針。

胸針

15:30 去問問題

去簽到處詢問閉幕典禮的內容,答案是致詞。

詢問是否需要簽退,答案是不用。

離場。


遺憾

本活動的職缺大部分是行銷,前端職缺很少,因此沒能在活動中得到工作。